小
中
大
在我国,夏秋季是蘑菇茂盛生长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进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还可导致肝肾损伤,甚至引起死亡。所以,预防蘑菇中毒,这些知识你该知道!
一、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
二、毒蘑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脏器损伤。在实际的中毒案例中,有患者食用了多种毒蘑菇,中毒症状更为复杂。
三、我国毒蘑菇中毒特点
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监测显示,我国毒蘑菇中毒具有五大特征:
(一)报告事件病死率高达20%,地域性强,以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最为严重,近年湖南、浙江增加迅猛,其他地区均有发生。
(二)发生时间集中,主要发生在夏秋季6−9月份,其中以7−8月高发。
(三)毒物谱相对集中,在我国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主要集中在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红菇属、青褶伞属、粉褶菌属、桩菇属、粉末牛肝菌属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的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及造成横纹肌溶解型的亚稀褶红菇。其中鹅膏属的毒蘑菇和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总人数的95%以上。
(四)家庭聚集性。80%的中毒发生在家庭,因毒蘑菇中毒家破人亡的案例不时见于媒体。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一)知晓毒蘑菇危害的严重性,相信科学知识,做到不采食野生蘑菇。
(二)不购买来源不明、辨识不清种类的野生蘑菇。
(三)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
五、疑似毒蘑菇中毒怎么办?
(一)如发现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应及时就医。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请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毒蘑菇种类和中毒类型并针对性实施救治。
(二)医院应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中毒事件的处置和病人救治。
上一条 2022-08-15
高温会得热射病!防暑不当能致命!这些人应该警惕……下一条 2022-07-06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核心信息